“孙叔敖举于海”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出自《史记·孙叔敖列传》。这个典故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名臣孙叔敖的故事。
孙叔敖年轻时贫穷,但非常聪明且有才干。他曾经在海滩上捡拾贝壳,有一天,他发现了一只贝壳里有一只金光闪闪的小鱼。孙叔敖觉得这鱼与众不同,于是把它带回家中,用心饲养。这条小鱼逐渐长大,变得越来越珍贵。
有一天,楚庄王路过孙叔敖的家,看到了这个奇异的小鱼。楚庄王非常好奇,便问孙叔敖这鱼的来历。孙叔敖回答说,这是一条神鱼,能够预知未来的吉凶。楚庄王听了非常高兴,便把孙叔敖带回宫中,封他为大夫。
孙叔敖在楚国为官期间,勤政爱民,政绩显著,深得百姓爱戴。这个典故后来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即使出身贫贱,也能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价值。
“举于海”在这里的意思是“从海边被提拔起来”,用来形容孙叔敖从一个普通百姓被楚庄王发现并重用。这个典故强调了机遇和人才的重要性,以及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观念。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