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动因(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和成本动因(Cost Driver)是成本管理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理解和管理成本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1. 定义:
作业动因:是指导致作业发生的因素,即完成一项作业所需的资源或活动。
成本动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即引起成本变动的因素。
2. 应用范围:
作业动因:通常用于作业成本计算(ABC),用于识别和分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成本动因:用于成本分配和成本控制,可以应用于多种成本计算方法,如标准成本法、直接成本法等。
3. 目的:
作业动因:目的是识别和分配成本,以便更准确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
成本动因:目的是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上,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4. 应用方法:
作业动因:首先识别和定义各种作业,然后确定导致作业发生的因素,并将成本分配到这些作业上。
成本动因:直接将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不需要先识别作业。
5. 例子:
作业动因:生产一个产品所需的机器小时、人工小时、材料消耗等。
成本动因:生产一个产品所需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总结:
作业动因关注作业本身,而成本动因关注成本发生的原因。作业动因用于作业成本计算,而成本动因用于成本分配和控制。两者在成本管理中都有重要作用,但应用范围和方法有所不同。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