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咸以降之学新”这句话出自中国历史研究领域,具体指的是从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开始,直到清朝灭亡这段时期内出现的新式学术。这里的“道咸”指的是道光皇帝(1820-1850年在位)和咸丰皇帝(1850-1861年在位)的年号,“以降”意味着从那时开始。
“学新”则是指这一时期学术上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具体来说,这段时期内,中国学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学术思潮和学术成果。这些新变化包括:
1. 西学东渐:西方的科学、哲学、历史、地理等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对传统学术产生了冲击。
2. 新式教育: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新式学堂如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同文馆等相继建立,培养了一批新的知识分子。
3. 新的学术观点: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与传统儒学不同的观点,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以及严复等人的启蒙思想。
4. 新的学术研究方法:一些学者开始运用西方的实证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等问题。
因此,“道咸以降之学新”意味着从道光、咸丰年间开始,中国学术在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下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和发展。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