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242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春秋》记载了鲁国的23位国君。这23位国君依次是:
1. 鲁隐公
2. 鲁桓公
3. 鲁庄公
4. 鲁闵公
5. 鲁僖公
6. 鲁文公
7. 鲁宣公
8. 鲁成公
9. 鲁襄公
10. 鲁昭公
11. 鲁定公
12. 鲁哀公
13. 鲁悼公
14. 鲁隐公(第二次)
15. 鲁桓公(第二次)
16. 鲁庄公(第二次)
17. 鲁闵公(第二次)
18. 鲁僖公(第二次)
19. 鲁文公(第二次)
20. 鲁宣公(第二次)
21. 鲁成公(第二次)
22. 鲁襄公(第二次)
23. 鲁昭公(第二次)
24. 鲁定公(第二次)
其中有些国君的名字出现了两次,这是因为有些国君在位期间,其子继位时,国号会重用其父的名号。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