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废气、废水污染防治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关于施工现场废气、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扬尘污染,如覆盖裸露地面、设置围挡、洒水降尘等。
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水应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禁止将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水体。
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规定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要求施工现场噪声不得超过规定标准。
4. 《施工现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50428-2007):
规定了施工现场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5.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2013):
规定了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的基本要求,包括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
6. 地方性法规和标准: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施工现场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和标准。
具体措施如下:
废气污染防治:
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和设备,减少废气排放。
设置围挡、喷淋系统等,降低扬尘污染。
对产生有害气体的设备进行密闭处理,并安装废气处理设施。
废水污染防治:
设置沉淀池、隔油池等,对废水进行处理。
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噪声污染防治:
采取隔音、隔振等措施,降低施工现场噪声。
限制高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避开居民休息时间。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分类收集、堆放固体废弃物,定期清运。
对危险废弃物进行特殊处理,确保不污染环境。
施工现场废气、废水污染防治需要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环境质量。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