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中的“学考”和“选考”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代表了高中课程考核的不同方式和高考录取的不同依据。
1. 学考(学业水平考试):
定义:学考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
内容:学考涵盖高中阶段所有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
时间:学考通常在高中三年级上学期进行,学生在高中阶段修完所有必修课程后参加。
作用:学考成绩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
2. 选考(选择性考试):
定义:选考是指学生在高中阶段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自主选择部分课程进行考试。
内容:选考科目通常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生可以从这些科目中选择3门参加考试。
时间:选考通常在高中三年级下学期进行,学生在完成学考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科目。
作用:选考成绩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高校和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不同。
总结来说,“学考”是衡量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是学生毕业和高校录取的基本条件;而“选考”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的部分课程考试,是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