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超调(Exchange Rate Overshooting)是国际经济学中关于汇率变动的一个理论概念,由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和罗伯特·巴罗(Robert Barro)等经济学家提出。
汇率超调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固定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过渡的过程中,或是在某些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后,短期内汇率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这种波动幅度超过了长期均衡汇率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为汇率超调。
具体来说,汇率超调的原因如下:
1. 预期效应:当市场参与者预期到某种政策变化或经济基本面变化时,他们可能会立即调整自己的资产组合,导致汇率在短期内大幅波动。
2. 价格粘性:在短期内,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不容易调整,但金融资产的价格则相对灵活。因此,当经济基本面发生变化时,汇率可能会首先对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导致汇率超调。
3. 货币政策的预期反应:中央银行在调整货币政策时,可能会引起市场对汇率变动的预期,进而导致汇率超调。
汇率超调现象在短期内可能会导致汇率波动剧烈,但在长期内,汇率会回归到其均衡水平。这一理论对于理解汇率波动、制定汇率政策以及预测汇率走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