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放鹤”这个典故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在任期间,他非常喜爱孤山(位于今杭州市西湖区),常常在孤山上放鹤,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这个典故的背景是,白居易在孤山放鹤时,鹤飞向天空,自由翱翔,这让他联想到了自己渴望自由、追求理想的心态。于是,他写下了一首诗《放鹤》,诗中表达了他对鹤的喜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png)
“孤山放鹤,鹤舞九天。
心随鹤去,何处是归程?
鹤归孤山,山静无声。
心随鹤舞,何处是前程?”
这首诗后来被广泛传颂,成为“孤山放鹤”典故的由来。这个典故寓意着诗人追求自由、向往高洁的品质,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