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设概算和调整概算是项目预算管理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在项目实施的不同时期发挥作用,具体区别如下:
1. 定义:
初设概算: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对项目所需投资进行的估算。它是项目决策阶段的一个重要依据,用于确定项目是否可行以及初步的投资规模。
调整概算:在项目初步设计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对初设概算进行修正的过程。调整概算是在项目实施前期对投资预算的进一步细化。
2. 时间点:
初设概算:一般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编制。
调整概算:一般在项目初步设计完成后,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或施工过程中进行。
3. 编制依据:
初设概算:主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相关定额、市场价格、政策法规等。
调整概算:除了初设概算的依据外,还需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材料价格波动、施工条件变化等。
4. 作用:
初设概算: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确定项目投资规模,指导项目实施。
调整概算:确保项目投资预算的准确性,防止投资失控,为项目实施提供更加合理的资金保障。
5. 调整范围:
初设概算:主要调整项目投资规模、建设内容等。
调整概算:除了初设概算的调整范围外,还包括建设规模、建设标准、设备选型、工程量等方面的调整。
初设概算和调整概算是项目预算管理中两个不同阶段的工作,它们在项目实施的不同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初设概算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而调整概算则确保项目投资预算的准确性,为项目实施提供更加合理的资金保障。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