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标基准价(也称为评标底价或招标底价)是在招标过程中,招标人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在满足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要求前提下,预先设定的一个价格标准。它是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报价进行评审的重要依据。以下是计算评标基准价的一般步骤:
1. 市场调研:需要收集同类型项目的市场行情,包括历史合同价、同类项目中标价等数据。
2. 成本核算:对项目的各项成本进行详细核算,包括但不限于:
直接成本:如材料费、人工费、设备租赁费等。
间接成本:如管理费、利润、风险费等。
3. 政策法规因素:考虑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如税费、最低工资标准、安全环保要求等。
4. 风险预测:评估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合理预测和评估。
5. 利润空间:根据企业的盈利目标和行业平均水平,确定合理的利润空间。
6. 计算评标基准价:
评标基准价 = 成本核算 + 利润空间 + 风险预测费用 + 政策法规费用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评标基准价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1 + 风险预测系数)×(1 + 政策法规调整系数)+ 利润
其中:
直接成本 = 材料费 + 人工费 + 设备租赁费 + 其他直接费用
间接成本 = 管理费 + 利润 + 风险费 + 税费 + 其他间接费用
风险预测系数:根据项目风险预测,确定风险系数,通常为0.8-1.2之间。
政策法规调整系数:根据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的变化,确定调整系数,通常为0.8-1.2之间。
评标基准价的计算方法可能因项目类型、行业特点和招标文件要求而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中,招标人应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评标基准价计算方法。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