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形声字是汉字的一种构字方式,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表示字义类属的形旁(又称声旁),另一部分是表示字音的声旁。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像形声字例子:
1. 木:由“木”旁和声旁组成,表示与树木或木材有关的字,如“林”、“材”。
2. 水:由“水”旁和声旁组成,表示与水有关的字,如“河”、“江”。
3. 心:由“心”旁和声旁组成,表示与心情、思想有关的字,如“快”、“慢”。
4. 日:由“日”旁和声旁组成,表示与时间、天气有关的字,如“时”、“明”。
5. 火:由“火”旁和声旁组成,表示与火有关的字,如“炎”、“热”。
6. 金:由“金”旁和声旁组成,表示与金属有关的字,如“铜”、“铁”。
7. 王:由“玉”旁和声旁组成,表示与玉器、王者有关的字,如“珍”、“球”。
8. 手:由“手”旁和声旁组成,表示与手有关的字,如“抓”、“拿”。
9. 口:由“口”旁和声旁组成,表示与口、言语有关的字,如“吃”、“说”。
10. 足:由“足”旁和声旁组成,表示与脚、行走有关的字,如“跑”、“跳”。
像形声字在汉字中非常常见,它们既有形旁的象形特征,又有声旁的读音信息,使得汉字在读音和意义上都能保持一定的连贯性。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