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补录(也称为征集志愿)通常是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常规批次结束后,针对尚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和专业进行的一次补充录取机会。补录的规则和先录取的规则是不同的,以下是两者的一些区别:
1. 录取时间:先录取通常是指正常批次录取,即在高考成绩公布后,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志愿优先原则进行录取。补录则是在正常批次录取结束后,针对剩余招生计划进行的。
2. 录取规则:先录取的规则主要是根据考生的分数和志愿顺序来决定是否录取。补录可能允许考生重新填报志愿,但通常会根据考生的分数、志愿和招生院校的具体要求来决定是否录取。
3. 竞争关系:在补录阶段,能和先录取的考生争专业的情况是存在的。具体来说:
如果某个专业在先录取阶段已经招满,那么在补录阶段,如果该专业还有剩余计划,那么先录取的考生和补录的考生都有机会竞争该专业的剩余名额。
如果某个专业在先录取阶段未招满,那么只有补录的考生有机会被录取到该专业。
4. 录取结果:补录的结果通常取决于招生院校的剩余计划和考生填报的志愿。即使考生在补录阶段填报了先录取阶段已经招满的专业,如果该专业在补录阶段还有剩余计划,考生仍有可能被录取。
高考补录确实存在与先录取考生竞争专业的情况,但具体情况还需参考当年招生政策和各招生院校的具体规定。建议考生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招生信息,了解补录的具体安排和录取规则。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