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留槎,即砖墙的转角或断面的处理,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关于砖砌体留槎的基本规定:
1. 垂直槎:
垂直槎应留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当高度超过3m时,应留成阶梯形斜槎,每级高度不超过2m。
2. 水平槎:
水平槎应留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1/2。
当高度超过3m时,应留成阶梯形斜槎,每级高度不超过2m。
3. 转角槎:
转角处应留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当高度超过3m时,应留成阶梯形斜槎,每级高度不超过2m。
4. 洞口槎:
洞口两侧的墙体应留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洞口高度的2/3。
当洞口高度超过3m时,应留成阶梯形斜槎,每级高度不超过2m。
5. 墙体断开处:
墙体断开处应留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断开高度的2/3。
当断开高度超过3m时,应留成阶梯形斜槎,每级高度不超过2m。
6. 施工缝:
施工缝应留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施工缝宽度的2/3。
施工缝处应采用防水砂浆或水泥砂浆进行填缝。
7. 抗震要求:
在抗震设防地区,砖砌体的槎口应符合相关抗震规范的要求。
8. 质量要求:
砖砌体的槎口应平直、整齐,不得有裂缝、缺棱掉角等现象。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砖砌体的结构安全、稳定,以及美观。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有疑问,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参照相关规范。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