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哲理:人生在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对故乡产生无尽的思念。
2.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哲理:只有不断攀登,才能看得更远,达到更高的境界。
3.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哲理:面对国家的兴衰,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4.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哲理:事物都有其生命规律,经历起伏,终将焕发新的生机。
5.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到一面,要跳出局限,才能看清真相。
6.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哲理:时光流转,岁月如梭,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永远不变。
7. 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哲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互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8.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沙尽,南望王师又一年。
哲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永存心中。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