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证的年检制度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需要按照规定定期接受审查,以确认其继续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一种管理方式。
在中国,会计证的年检制度大致如下:
1. 目的:年检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会计从业人员持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以维护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
2. 时间:通常情况下,会计证的年检时间为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
3. 内容:年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情况;
继续教育情况;
会计工作情况;
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等。
4. 程序: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按照当地财政部门的规定,提交相关材料进行年检。如果通过年检,会计证会继续有效;如果不通过,会计证将被注销。
5. 取消:从2017年11月30日起,中国正式取消了会计证的年检制度。这意味着会计从业人员不再需要定期进行年检,会计证的有效期也将由终身制改为定期注册制。
虽然取消了会计证的年检制度,但会计从业人员仍需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并按规定参加注册,以确保其会计从业资格的有效性。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