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藏策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重耳流亡期间的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被迫流亡国外时。重耳在流亡途中,得到了一个名叫介子推的贤士的帮助。介子推不仅以自己的才能帮助重耳躲避追杀,还提出了许多治国安邦的策略。
有一天,介子推向重耳献上了一条重要的计策,认为应当将此策藏在金?(古代一种可以封藏重要文件的金属箱子)中,等到重耳有朝一日能够掌权时再打开使用。重耳感激不已,将计策封存于金?之中。
后来,重耳回国成为晋国的君主,即晋文公。他执政后,想起了介子推曾经给他藏下的计策。于是,晋文公打开金?,发现了介子推留下的策略。他感叹于介子推的智慧和忠诚,便采纳了这些策略,使得晋国得以强盛。
“金?藏策”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比喻贤臣的良策被君王收藏起来,等待合适的时机加以实施。同时也体现了贤臣对君王的忠诚和远见。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