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志愿级差和专业极差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涉及不同志愿之间的录取规则和同一志愿内不同专业之间的录取规则。
1. 志愿级差(志愿间级差):
志愿级差是指在一个考生填报的多个志愿中,如果某个志愿被录取,那么这个志愿后面的志愿将不再参与录取。具体来说,如果考生被第一个志愿录取,那么第二个、第三个等后续志愿都将作废。志愿级差通常用于高校在录取时区分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以体现考生的志愿优先级。
例如,如果某高校规定志愿级差为10分,那么如果一个考生的高考分数是580分,填报了该高校的三个志愿,分别是A、B、C,那么如果考生被A志愿录取,那么他的B、C志愿将不再被考虑。如果考生的高考分数达到或超过A志愿的录取分数线加上10分,那么B志愿才会被考虑。
2. 专业极差(专业间级差):
专业极差是指在考生所填报的同一志愿内的多个专业之间,如果考生被某个专业录取,那么他后面的专业将不再参与录取。专业极差通常用于高校在分配专业时,区分考生对不同专业的偏好。
例如,如果一个考生的高考分数达到了某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但他填报的专业是A、B、C,其中A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是580分,B专业是570分,C专业是560分。如果该考生被A专业录取,那么他的B、C专业志愿将不再被考虑。如果高校规定专业极差为5分,那么如果考生的分数达到或超过B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加上5分,那么B专业才会被考虑。
这两个概念都是为了确保高校录取工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也反映了考生的志愿选择和偏好。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