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工程中,基础与墙身的划分通常按照以下标准进行:
1. 按构造要求划分:
基础:指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并传递到地基的承重部分。它包括垫层、基础底板、基础墙等。
墙身:指基础以上的承重部分,包括墙体和门窗洞口等。
2. 按材料划分:
基础:通常使用混凝土、毛石、砖、石等材料砌筑。
墙身:也常用砖、石、混凝土等材料砌筑,但有时会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其他材料,如板材等。
3. 按施工工艺划分:
基础:施工时需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基础施工通常包括挖基、垫层、基础垫石、基础墙或基础梁等工序。
墙身: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墙身砌筑。墙身砌筑包括墙体砌筑、门窗洞口等。
具体划分如下:
基础:
垫层:铺设在基础底部,用于找平和防止基础受冻。
基础底板:用于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包括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
基础墙:用于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并传递到地基,包括毛石基础墙、砖基础墙等。
墙身:
砌体墙:包括砖墙、石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等。
板材墙:如轻钢龙骨隔墙、石膏板隔墙等。
在实际施工中,基础与墙身的划分可能会根据具体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有所不同。在施工前,应仔细阅读设计图纸,确保正确划分。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