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经济学,全称为“奥地利经济学派”(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是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由奥地利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创立,并得到了诸如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Friedrich von Wieser)、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和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A. Hayek)等经济学家的进一步发展。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要特点包括:
1. 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消费者对商品边际效用的评价决定的,即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
2. 时间偏好:认为人们倾向于即时消费而非未来消费,因为未来的消费存在不确定性。
3. 市场过程理论:强调价格和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过程自然形成的,而不是由中央计划或政府干预决定的。
4. 知识分散性:认为经济活动中的知识是分散的,个体根据自身信息做出决策,市场过程通过价格信号整合这些分散的知识。
5. 反凯恩斯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相对立,奥地利经济学派认为政府干预通常会产生负面影响,主张自由市场经济。
6. 方法论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在经济学分析中的重要性,认为经济行为是个人行为的总和。
奥地利经济学派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微观经济学和货币理论方面。然而,它也因某些观点与主流经济学相左而受到争议。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