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的录取原则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 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指在一个批次内,考生可填报多个平行院校志愿,这些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录取时,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同时投档,由计算机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即先投高分考生,再投低分考生。
2. 分数优先:在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中,先按照考生的总分(包括高考成绩、加分等)从高到低排序,再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进行投档。
3. 遵循志愿: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进行投档。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靠前,那么即使分数相同,也可能先被录取。
4. 招生计划:各高校的招生计划是录取的基本依据,高校会根据自身招生计划和考生填报的志愿进行录取。
5. 专业级差:部分高校在录取时会采用专业级差制度,即考生被录取到某个专业后,如果该专业报考人数过多,则需按照一定的级差分数进行排序,级差分数高的考生优先录取。
6. 政策照顾:对于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政策照顾的考生,如少数民族预科班、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等,会在录取时给予一定的照顾。
7. 招生章程:各高校的招生章程规定了具体的录取规则,包括录取批次、专业录取规则、加分政策等,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仔细阅读。
志愿填报的录取是按照考生的分数、志愿顺序、招生计划、专业级差、政策照顾等因素综合考量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结合各高校的招生章程,合理选择志愿。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