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文献,大意如下:
.png)
“公但剔除奸弊,劝惩官员,如果涉及到对每户的稽核,那是有司(指地方官吏)的事务,并不属于宪体(指国家的根本法度或制度)。”
解释:
“公但剔奸弊”:意思是国家官员应当剔除和纠正奸邪和弊端。
“劝惩官历”:劝告和惩罚那些有功有过的地方官员。
“若比户稽核”:如果涉及到对每一个家庭的详细审查。
“则有司事”:这是地方官吏应该做的事情。
“非宪体也”:这不是国家根本法度或制度应该关注的事情。
这句话强调了国家官员的职责在于整治官员的奸弊,而不是对普通百姓进行细致的审查,这是地方官吏的职责,不应干扰到国家的根本法度。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