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原水:这是锅炉给水的初始水源,通常来自河流、湖泊、地下水或自来水。原水中含有各种溶解的矿物质、气体、有机物以及悬浮物。
2. 化学添加剂:为了防止锅炉水垢的形成、控制水的pH值、减少腐蚀等,通常会在给水中添加一些化学药剂,如磷酸盐、硅酸盐、氨水等。
3. 软化水:原水中的钙、镁等硬度离子会导致锅炉结垢,影响锅炉效率,因此需要将原水软化处理。软化水是通过离子交换、电渗析或反渗透等方法去除水中钙、镁离子的水。
4. 处理后的水:经过软化处理后,水中的硬度离子含量降低,但仍可能含有其他杂质。处理后的水可能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除氧、过滤等,以确保锅炉运行的安全和高效。
5. 补充水: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由于蒸发、排污等原因,锅炉内会失去一部分水,这部分水需要通过补充水来补充。
6. 排污水: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排出部分含有盐分和杂质的水,这部分水称为排污水。
综上所述,锅炉给水主要由原水、化学添加剂、软化水、处理后的水、补充水和排污水等部分组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