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一观点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真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绝对性:
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即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主观意识,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真理的绝对性在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不变的,是普遍适用的。
正确性:真理是正确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一点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变的。
2. 相对性:
条件性:真理的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反映,而不是对事物全面的、无条件的反映。
发展性:真理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真理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具体来说:
绝对性体现在,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判断标准是客观的,真理所反映的规律是客观的。
相对性体现在,真理的认识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都不是终极的、不变的。
因此,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真理的绝对性,也要看到真理的相对性,这样才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真理。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