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不一”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表面和内心不一致,形容一个人或事物表面看起来是好的,实际上却隐藏着不好的东西。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态度或者事物的本质与表象有较大差距。
成语“表里不一”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后汉书·郭泰传》。其中记载了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叫郭泰的人,他为人正直,不拘小节,但有人指责他表里不一。后来,“表里不一”这个成语就被广泛使用,用以形容那些外表与内心不符的人或事物。
具体的故事是这样的:郭泰在东汉时期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为人正直,不阿谀奉承,不追求名利,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但是,有人认为他表里不一,认为他表面看起来很和善,但实际上内心却很虚伪。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那些外表和内心不一致的人。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