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的齿面失效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磨损:由于齿轮啮合时齿面之间的相对滑动,引起齿面材料逐渐损耗。
2. 腐蚀:由于环境介质(如空气、油液等)的化学作用,导致齿面材料发生化学变化。
3. 脆性断裂:在齿轮受到冲击载荷或过大的应力时,齿面材料发生脆性断裂。
4. 断裂:由于齿轮材料本身的缺陷或过大的应力,导致齿面材料发生断裂。
5. 接触疲劳点蚀:在齿轮啮合过程中,齿面承受交变应力,导致局部区域产生疲劳裂纹,最终形成点蚀。
6. 滑动磨损:在齿轮啮合过程中,齿面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导致齿面材料磨损。
不属于齿轮传动的齿面失效形式有:
1. 润滑不良:润滑不良虽然会影响齿轮的传动性能,但并不直接导致齿面失效。
2. 温度过高:齿轮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摩擦和载荷作用,会产生热量,但温度过高本身并不是齿面失效的形式。
3. 噪音过大:齿轮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啮合不平稳或材料缺陷等原因,会产生噪音,但噪音过大本身并不是齿面失效的形式。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