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叙事长诗,是指在我国民间流传的、以口头形式创作、流传和传承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口头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叙述性的故事情节,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民间叙事长诗的特点如下:
1. 口头创作:民间叙事长诗起源于民间,由人民群众口头创作,代代相传。
2. 叙事性强: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主,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来表现主题。
3. 语言生动:运用民间口语,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4. 主题鲜明: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愿望和道德观念。
5. 形式多样:有史诗、传说、故事、寓言等多种形式。
6. 地域性强:不同地区的民间叙事长诗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7. 传承性强:民间叙事长诗在民间流传过程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
我国著名的民间叙事长诗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等。这些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