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会计实务中,以下几种经济业务会导致会计等式总额发生变化:
1. 资产增加、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例如:企业从银行借款,既增加了资产(银行存款),也增加了负债(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2. 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例如:企业用现金购买设备,资产(固定资产)增加,负债(现金)减少,同时因为固定资产增加而使得所有者权益(资产)增加。
3. 资产减少、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如:企业偿还债务,资产(现金)减少,负债(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增加。
4. 资产减少、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这种情况较为少见,通常涉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抵消了资产和负债的减少。例如,企业将一部分利润分配给投资者,资产(现金)减少,负债(应付股利)减少,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增加。
5. 资产增加、负债不变、所有者权益增加:
例如: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资产(现金或实物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
6. 资产不变、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例如:企业将部分负债转换为所有者权益,如将债务转为资本。
7. 资产不变、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如:企业用所有者权益偿还负债,如用资本公积偿还债务。
8. 资产减少、负债不变、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如:企业将利润分配给投资者,资产(现金)减少,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减少。
9. 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不变:
例如:企业通过债务重组,减少了负债,但所有者权益保持不变。
10. 资产减少、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不变:
这种情况在实务中很少见,因为它同时减少了资产和增加了负债,通常所有者权益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上述情况都是指在单一会计期间内对会计等式总额的影响。在连续的会计期间,经济业务的影响可能会互相抵消,导致会计等式总额不发生变化。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