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录取和全额录取是高考招生录取中的两种不同方式,以下是它们的区别:
1. 定义:
差额录取:指的是高校在录取时,对某个专业或某个批次的考生,按照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通常为120%或150%)进行预录取,然后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志愿等因素进行最终录取。这意味着如果某专业招生计划为100人,可能会先录取120人或150人,最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
全额录取:是指高校按照招生计划数直接录取考生,不进行超额预录取。
2. 录取比例:
差额录取:录取比例通常高于招生计划,如120%或150%。
全额录取:录取比例与招生计划相同,即100%。
3. 录取结果:
差额录取:可能会有部分考生因为成绩或志愿原因没有被最终录取,这些考生称为“落选考生”。
全额录取:所有达到录取条件的考生都能被录取。
4. 风险与机会:
差额录取:考生有更大的机会被录取,但也存在被淘汰的风险。
全额录取:考生录取风险较小,但竞争更为激烈。
5. 适用情况:
差额录取:适用于一些热门专业或院校,希望通过扩大预录取比例来吸引更多优秀考生。
全额录取:适用于一些冷门专业或院校,或者高校在招生计划中特别强调的某些批次。
差额录取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但也伴随着更高的风险;而全额录取则相对稳妥,但竞争更为激烈。考生在选择报考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偏好来决定。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