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浇桥梁的浇注过程中,"翻浆"是指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具体表现为混凝土表面出现类似水波的波纹或浪花,类似于水面上翻滚的波浪。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 浇筑速度过快:如果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混凝土在模板内充分流动和密实,表面容易出现翻浆。
2.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混凝土搅拌不均匀会导致内部结构不均匀,当浇筑到模板中时,表面容易出现翻浆。
3. 模板湿润度不当:模板如果过于干燥,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形成一层干硬的混凝土膜,阻碍混凝土的流动,导致翻浆;如果模板过于湿润,则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吸附水分过多,影响混凝土强度。
4. 混凝土温度过高或过低:混凝土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水化反应过快,表面形成硬壳,阻碍内部混凝土的流动;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混凝土凝固过慢,表面出现翻浆。
5. 浇筑过程中出现分层:如果浇筑过程中出现分层,底层混凝土已经凝固,而上层混凝土继续浇筑,则可能导致上层混凝土在底层混凝土表面翻浆。
为了防止翻浆现象的发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浇筑速度,确保混凝土有足够的时间在模板内流动和密实。
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避免出现内部结构不均匀。
控制模板湿润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注意混凝土温度控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分层现象。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