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屋檐形式是有专称的,不同的屋檐形式反映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等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屋檐专称:
1. 悬山式屋檐:又称“悬山”或“硬山”,屋面两侧坡度较大,两端超出山墙,形成悬挑的屋檐。
2. 歇山式屋檐:屋面两侧坡度较大,中间部分歇成山墙,形成两个斜坡,两侧屋檐较短。
3. 硬山式屋檐:屋面两侧坡度较大,两端与山墙平齐,不超出山墙。
4. 攒尖式屋檐:屋面顶部呈尖形,檐口向内收,常见于亭台楼阁等建筑。
5. 卷棚式屋檐:屋面两侧坡度较小,两端略向内卷曲,形成类似卷棚的形状。
6. 重檐式屋檐:在单檐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屋檐,常见于宫殿、庙宇等高级建筑。
7. 歇山重檐式屋檐:结合歇山式和重檐式,既有歇山的斜坡,又有重檐的结构。
这些屋檐形式不仅体现了古代建筑的美学追求,也反映了建筑物的等级和功能。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