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小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又称为“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模式”或“校本教师教育模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这种模式强调教师教育应紧密结合实际教学情境,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具体来说,这种模式的兴起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教育改革的需求:20世纪中叶,世界各国开始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3. 教师教育理论的变革:在这一时期,教师教育理论从传统的“学科知识传授”转向了“实践取向”和“能力培养”。
4. 教育实践的影响: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了许多问题,需要通过教师教育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以中小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强调以下几点:
实践性:教师教育应紧密结合实际教学情境,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合作性:教师教育应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教学问题。
反思性:教师教育应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综上所述,以中小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始于20世纪中叶,它反映了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视,以及对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探索。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