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出自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意思是:
1.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尤有善路”:指的是一个人在做坏事的时候,如果害怕被人知道,说明他内心深处还是有所顾忌和恐惧,这种恐惧可能是良知的觉醒,也可能激发他改过自新的愿望。因此,在这种“恶”的行为中,仍然存在一条通向“善”的可能之路。
2. “为善而急人知,善虚即是恶根”:这句话说的是一个人做善事的时候,如果急于让别人知道,这种急切的心态可能是出于虚荣心,希望通过善行来博取他人的赞誉。如果这种善行是出于虚假的目的,那么这种“善”实际上已经变质,是“恶”的根源。
这句话强调的是人们在做善恶之别时,内心的动机和态度非常重要。真正的善行应该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和善良,而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或者逃避惩罚。同时,即使在“恶”的行为中,也有可能孕育出改过自新的可能性。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