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八韵和五言六韵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体裁。它们分别指的是以五字为一句,且每句的平仄声调符合一定规律的诗歌,以及韵脚的安排也有所不同。
五言八韵,计十六句的诗
五言八韵的诗通常分为四部分,每部分四句,共十六句。韵脚通常每两句一换,即第一、二句用一韵,第三、四句用一韵,以此类推。以下是一个五言八韵的诗例:
```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
五言六韵,计十二句的诗
五言六韵的诗同样以五字为一句,但韵脚的安排是每两句一换,共六次,因此称为“六韵”。以下是一个五言六韵的诗例:
```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山静夜来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悠然见南山。
```
这些诗例都是按照五言诗的规则创作的,韵脚的运用符合一定的平仄和韵律要求。在古代,这类诗歌非常流行,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