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中国古典舞的重大突破,与“舞蹈编导”概念的提出密切相关。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中国古典舞蹈在艺术表现、编排手法、舞台呈现等方面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古典舞的编导工作多由舞蹈演员兼任,他们注重的是舞蹈动作的技巧和表演,而较少关注舞蹈的整体结构和艺术风格。随着“舞蹈编导”这一概念的提出,开始有专业编导人员参与到古典舞的创作中,他们运用现代舞蹈编导的理念和方法,对中国古典舞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创新和发展。
这一概念的提出,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1. 编导观念的转变:舞蹈编导开始注重舞蹈的整体结构和艺术风格,追求舞蹈动作与音乐、舞台美术的和谐统一。
2. 舞蹈语言的创新:编导们开始尝试将中国古典舞的舞蹈语言与现代舞蹈元素相结合,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形式。
3. 舞台呈现的革新:舞蹈编导们注重舞台视觉效果,运用灯光、音响、服装等手段,使古典舞的舞台呈现更加丰富多彩。
4. 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舞蹈编导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对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得以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因此,可以说,“舞蹈编导”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古典舞在80年代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