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名词解释如下:
1. 历史学: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包括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解释和分析,旨在揭示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的基本理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 历史分期:根据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将历史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或时期。如中国古代史分为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时期。
4. 历史编纂学:研究历史编纂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包括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编纂等方面。
5. 历史编纂法:历史编纂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原则,如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
6. 历史观:对历史发展的根本观点和认识,包括历史发展的规律、动力、目的等。
7. 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人物,如帝王、将相、文化名人等。
8. 历史事件: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重要历史现象,如战争、起义、改革等。
9. 历史现象:在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
10. 历史资料:用于研究历史的各种文献、文物、实物等。
11. 历史文献:记载历史事件的文献资料,如史书、档案、碑刻等。
12. 历史编纂:对历史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研究和编纂的过程。
13. 历史研究: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和解释的过程。
14. 历史教育:通过传授历史知识和培养历史思维,提高人们的历史素养的教育活动。
15. 历史意识:人们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