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条例》是为了加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保护公众合法权益,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制定。以下是一些主要内容:
一、宣传教育原则
1. 遵循法律法规,坚持正确导向,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
2. 结合实际,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3. 责任明确,协同推进,形成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合力。
二、宣传教育内容
1. 非法集资的定义、表现形式、危害和法律责任。
2. 合法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识别方法。
3. 防范非法集资的技巧和措施。
4. 公众参与防范非法集资的途径和方式。
5.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宣传教育对象
1. 广大公众。
2. 金融、工商、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3. 金融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
四、宣传教育方式
1. 举办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2. 利用新闻媒体、网络、户外广告等渠道进行宣传。
3. 制作宣传资料、宣传片、微电影等。
4. 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5. 加强与公众互动,提供咨询服务。
五、宣传教育责任
1.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宣传教育任务。
2. 金融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应当积极参与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
3. 公众应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非法集资。
六、监督检查
1.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的监督检查。
2. 对违反宣传教育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3. 对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条例》旨在提高公众对非法集资的认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保护公众合法权益,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都应积极参与,共同防范非法集资。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