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立木城南”的典故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将领吴起为了树立威信,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他采取了一种非常手段。
当时,吴起担任赵国将军,他发现军队纪律涣散,士兵们不服从命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吴起决定在军营中树立一根木桩,并宣布如果有人能够把木桩拉倒,他将赏赐给这个人。
当时,军营中的士兵们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木桩非常坚固。但是,吴起坚持自己的决定,他让人把木桩立在了军营的南门,并告诉士兵们:“谁能够把木桩拉倒,我将赏赐给他城池。”
结果,士兵们都不相信这个承诺,没有人去尝试拉倒木桩。吴起见状,立即下令把木桩砍倒,然后当众宣布:“现在,我要在城南立起这座木桩,如果有人能够把它拉倒,我就把城南的城池赏给他。”
士兵们开始议论纷纷,但没有人敢去尝试。吴起再次下令砍倒木桩,然后亲自站在城南,对士兵们说:“现在,我要在这里立起木桩,如果有人能够把它拉倒,我就把这座城池赏给他。”
这一次,士兵们被吴起的决心所感动,开始有人尝试拉倒木桩。但木桩非常坚固,没有人能够成功。吴起亲自上前,把木桩拉倒,然后对士兵们说:“从今天起,我要在城南立起这座木桩,作为我们军队的象征,谁能够把木桩拉倒,我就把这座城池赏给他。”
从此以后,士兵们对吴起充满了敬畏,军纪也得到显著改善。成语“立木城南”用来形容通过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树立威信,激励士气。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