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开头的成语并不多,以下是一些带有“食”字的成语及其典故:
1. 食言而肥: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意是指说话不算数,却占便宜。比喻说话不算数,只图自己得利。
2.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自《论语·乡党》。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说饮食不嫌精细,肉食不嫌切得细。比喻要求极高,追求完美。
3. 食古不化:出自《庄子·天下》。原意是指读书只记住文字,不能灵活运用。比喻学习别人的东西,没有消化吸收,只是生搬硬套。
4. 食髓知味:出自《庄子·知北游》。原意是指吃惯了美味,再吃其他食物都会觉得不好吃。比喻习惯了一种好的事物,其他事物都显得不如。
5. 食德饮和:出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原意是指吃的是德行,喝的是和谐。比喻生活简朴,道德高尚。
这些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典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念。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