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大糕,又称阜宁糕点,是中国江苏省阜宁县的传统名点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阜宁大糕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
据说,阜宁大糕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个故事。当时,阜宁有一位名叫王福的糕点师傅,他制作出的糕点口感细腻、香甜可口,深受当地百姓喜爱。一日,乾隆皇帝南巡至阜宁,听闻了王福糕点的美名,便亲自品尝。品尝后,乾隆皇帝对王福的糕点赞不绝口,并赐予他“糕点大王”的称号。
为了纪念乾隆皇帝的赐名,王福便将此糕点命名为“阜宁大糕”。从此,阜宁大糕名声大噪,成为了阜宁的标志性美食。
阜宁大糕的制作工艺独特,选料讲究。主要原料包括糯米粉、白糖、桂花、核桃、芝麻等。制作过程中,将糯米粉、白糖等原料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桂花、核桃、芝麻等辅料,制成糕坯。将糕坯蒸煮成熟,冷却后切成块状,即可食用。
阜宁大糕口感软糯、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糕点,还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如今,阜宁大糕已经成为江苏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