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硕(MPAcc)和学硕(学术型硕士)在课程设置上虽然都涵盖会计学的基础知识,但侧重点和实践性有所不同。
会计专硕(MPAcc)课程设置:
1. 基础会计学: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
2. 高级会计学:深入研究财务会计理论、实务操作及最新发展。
3. 财务管理:资本结构、投资决策、融资策略等。
4. 审计学:审计理论与实务、内部审计等。
5.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ERP系统等。
6. 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7. 会计实务:模拟企业会计实务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8.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论文写作:培养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能力。
学硕(学术型硕士)课程设置:
1. 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
2. 会计理论: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
3. 审计理论:审计理论、审计标准、审计方法等。
4. 财务管理理论:资本结构理论、投资理论、融资理论等。
5. 会计史:会计发展史、会计思想史等。
6.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ERP系统等。
7. 会计研究方法:会计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等。
8. 专题研究:根据研究方向,深入学习某一领域。
会计专硕更注重实践和应用,课程设置中包含更多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而学硕更侧重于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课程设置中更多涉及会计理论、会计史和会计研究方法。两者都有助于培养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