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规划是监理单位在项目实施前编制的指导性文件,它详细规定了监理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程序、制度等。监理规划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性质、规模、投资额等基本信息。
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周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
2. 监理工作范围:
监理的具体范围,包括施工、材料、设备、设计等。
监理的深度,如对施工过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
3. 监理工作目标:
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
进度目标:确保工程按计划进度完成。
投资目标:合理控制工程投资,避免浪费。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确保施工安全,文明施工。
4. 监理组织机构:
监理机构的设置,包括监理人员的配备、职责分工等。
监理机构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的关系。
5. 监理工作程序:
监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如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
各阶段监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6. 监理工作方法:
质量控制方法:如抽样检验、平行检验、见证取样等。
进度控制方法:如网络计划技术、进度跟踪等。
投资控制方法:如预算控制、成本分析等。
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方法:如安全检查、文明施工管理等。
7. 监理工作制度:
监理例会制度:明确例会的召开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
报告制度:明确监理报告的种类、内容、报送时间等。
监理日志制度:要求监理人员记录监理工作情况。
8. 监理工作计划:
监理工作计划表:列出监理工作的具体任务、时间节点、责任人等。
监理工作进度计划:明确监理工作的进度安排。
9. 监理工作总结:
监理工作总结报告:对监理工作进行总结,包括监理工作的成果、经验、教训等。
10. 附件: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合同文件等。
监理规划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监理单位的要求进行编制,确保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