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录取是指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考试成绩等情况,确定录取分数线时,为了确保招生计划的有效完成,会设定一个比录取分数线稍高的分数线,即所谓的“提档线”或“调档线”。
具体来说,差额录取意味着:
1. 提档比例:高校在录取时,通常会按照招生计划的120%左右提档,即如果计划招生100人,可能会提档120人。这120人中,可能只有100人最终被录取,其余20人则作为备选。
2. 竞争激烈:由于提档比例高于招生计划,因此竞争相对激烈,分数较高的考生更容易被录取。
3. 保险录取:对于分数接近录取线的学生来说,差额录取提供了一定的保险,即使分数略低于录取线,也有可能因为其他考生放弃或因特殊情况被录取。
4. 调整空间:对于某些热门专业或热门学校,由于报名人数远超招生计划,高校可能会通过差额录取来调整录取人数,确保招生计划的合理分配。
差额录取是高校招生录取中的一种常见方式,旨在确保招生计划的顺利完成,同时也为考生提供了一定的竞争空间。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