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福利费提取与支出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为了保障员工福利而设立的一项费用。在新会计制度下,应付福利费的提取与支出有以下特点:
一、提取
1. 提取比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应付福利费。具体提取比例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比例。
2. 提取基数:提取基数为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3. 提取时间:企业应在每月计提工资时,按照提取比例和提取基数计提应付福利费。
二、支出
1. 支出范围:应付福利费主要用于支付职工福利费用,包括以下几类:
(1)职工医疗费用:包括职工本人及家属的门诊、住院、手术、药品费用等。
(2)职工福利费用:包括职工食堂、宿舍、文体活动、节日慰问等费用。
(3)职工教育培训费用:包括职工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等费用。
(4)职工退休金、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用。
2. 支出方式: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出方式,如现金支付、银行转账等。
3. 支出时间:企业应在实际发生职工福利费用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支出。
三、新会计制度下的变化
1. 福利费提取比例调整: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福利费提取比例,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比例。
2. 福利费支出范围扩大:新会计制度下,福利费支出范围扩大,包括职工医疗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培训费用、社会保险费用等。
3. 福利费核算方法调整: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应按照实际发生金额核算福利费,不得预提或摊销。
新会计制度下,应付福利费的提取与支出更加注重实际发生金额,有利于企业合理控制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福利费用的合理使用。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