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录取并不是完全按照填报顺序来的。在中国的高考志愿录取过程中,通常会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志愿优先原则:在同一个批次内,高校会优先考虑考生的第一志愿。
2. 分数优先原则:如果考生填报了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高校会按照考生的高考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取。
3. 专业优先原则:在录取同一所高校的情况下,如果考生填报的专业有专业级差,那么高校会优先考虑填报的专业志愿。
4. 服从调剂原则:如果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没有被录取,并且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那么高校会根据考生的分数和剩余的专业名额进行调剂。
具体的录取流程如下:
模拟投档:在正式录取前,教育部门会进行模拟投档,高校根据模拟投档结果确定预录取名单。
正式投档:模拟投档后,教育部门会根据高校的招生计划和模拟投档结果,正式向高校投档。
录取:高校在收到考生档案后,会按照上述原则进行录取。
退档:如果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没有被录取,且不服从专业调剂,高校会将考生档案退回。
因此,虽然填报顺序是一个考虑因素,但最终的录取结果会综合考虑考生的分数、志愿、专业级差以及是否服从调剂等多个因素。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