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撰写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应该体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具体性: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能够清晰地描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应达到的学习结果。
2. 可衡量性:目标应能够被测量或观察,以便于教师和学生评估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3. 可达成性:目标应该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既不应过高也不应过低。
4. 相关性:教学目标应与课程内容、学科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一致。
5. 层次性:教学目标应层次分明,既要有总目标,也要有具体的小目标,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6. 挑战性: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
以下是教学目标撰写时可以包含的具体要素:
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哪些概念、原理、方法或技能。
能力目标:学生应具备哪些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应培养哪些正确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
以下是一个教学目标撰写的示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本公式。
2. 能够运用公式独立计算简单三角形的面积。
3.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严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这样的目标既体现了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