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其中两次提到“射”字,反映了作者对个人抱负和爱国情怀的抒发。
1. 第一次提到“射”字:
在词的开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里的“射”字,不仅描绘了作者挽弓射箭的英勇形象,也隐喻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蔑视。这里的“天狼”象征着辽和西夏等外患,作者通过“射天狼”这一壮举,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效力,抵御外患的豪情壮志。
2. 第二次提到“射”字:
在词的结尾,“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里的“射天狼”再次出现,是对前面的呼应和强调。苏轼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来比喻自己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而“射天狼”则再次表达了他愿意为国家效力,保卫边疆的决心。
综上所述,苏轼在这首词中两次提到“射”字,不仅体现了他的英勇形象,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抱负的追求,展现了一位爱国志士的豪情壮志。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