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结构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日没至黄昏:太阳落山后,天色逐渐变暗,这一段时间称为黄昏。
2. 黄昏至夜晚:随着天色进一步变暗,进入夜晚。这段时间包括:
晚霞:太阳落山后,天边出现的红色或橙色的光芒。
暮色:天空和地面的亮度逐渐降低,但还能看到轮廓。
3. 夜晚的各个阶段:
宵:指从日没到夜半的这段时间。
夜半:即子时,古代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子时是第一个时辰,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鸡鸣:即丑时,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凌晨1点到3点。
平旦:即寅时,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凌晨3点到5点。
日出:即卯时,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凌晨5点到7点。
4. 黎明:太阳即将升起之前的时间,天色逐渐变亮。
夜晚的结构与自然界的昼夜更替有关,同时也与人类的生活作息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夜晚的结构和称谓可能有所不同。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