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免职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以下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该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公务员,酒驾可能会被认定为违反公务员纪律,根据不同情况,可以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
4. 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许多企业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其中可能包含对酒驾的处罚规定,如免职、降职、解除劳动合同等。
综上所述,酒驾免职的依据主要是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如果酒驾行为严重违反了上述规定,用人单位或相关部门可以依据这些规定对酒驾者进行免职处理。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