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的相关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质审查:校外培训机构必须依法取得办学许可证,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不得开展培训活动。
2. 培训内容: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开展学科类培训,特别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对于高中阶段学生,也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提供非学科类培训。
3. 培训时间: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4. 收费标准: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违反国家关于收费的规定,不得采取虚构原价、虚假折扣、捆绑销售等方式进行价格欺诈。
5. 师资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聘用未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从事学科类培训。
6. 广告宣传: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广告,不得进行不正当竞争。
7. 培训场所: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具备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培训场所。
8. 信息公开: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公开其办学许可证、师资情况、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
9. 投诉举报:鼓励社会公众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10. 责任追究: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校外培训机构,有关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吊销办学许可证、责令停业整顿等。
这些规定旨在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确保校外培训活动健康有序发展。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