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课时
年级:小学高年级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愿望的含义,学会表达自己的愿望。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故事和讨论,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实现愿望的喜悦,激发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努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愿望的含义。
2. 学会表达自己的愿望。
教学难点:
1. 如何将自己的愿望具体化、合理化。
2. 如何为实现愿望而努力。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故事视频。
2. 情感卡片或便签纸。
3. 针对学生的愿望收集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愿望?”引发学生的思考。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愿望。
二、新课导入
1. 教师播放故事《儿子的愿望》,引导学生聆听并思考故事中的儿子的愿望是什么。
2. 学生分享故事中儿子的愿望,教师总结:儿子的愿望是成为一名飞行员。
三、讨论与表达
1. 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像故事中的儿子一样,有过一个特别的愿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愿望,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发表意见和鼓励。
3. 学生将愿望写在情感卡片或便签纸上,并贴在黑板上。
四、愿望实现的方法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现愿望的方法。
3. 每组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实践活动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现愿望”的实践活动,如:制定个人计划、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等。
2. 学生分组完成实践活动,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六、总结与反思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愿望的含义和实现愿望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教师点评并鼓励。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实现自己的愿望。
2. 定期组织学生分享实现愿望的经历,互相鼓励和激励。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愿望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表达愿望的能力。
3. 学生实现愿望的努力程度。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